东北网7月18日讯 今年以来,受国内外各种各样的因素交互的影响,全国煤炭市场形势严峻,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行情,古莲河煤矿适时调整发展策略,实施“限产、提质、管理、增效”的生产战略,使有限的煤炭资源开采利用最大化,服务年限持久化,实现了产品质量、管理质量、经济运行质量和发展质量的大提升。今年上半年,原煤销售量完成了年计划的60%,实现总利润14733万元,与上年同期净利润相比,增加831万元;企业增加值完成29649万元,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4056万元。
限制煤炭产量,提高生产质量,实现煤炭资源的合理接续开采。该矿各生产单位领导干部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超前性,他们靠前指挥,整天工作在生产现场。生产调度科、技术科、总工办等部门经常集体“把脉会诊”,及时解决计划外开采、技术落后、资源浪费等问题。其中生产技术部门依据现场条件变化,及时制定相关措施,提供现场技术服务,为各采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;采区一线科学组织生产,将剥离计划层层分解,落实到每天、每个班,每台车、每个人,确保剥离任务和质量;为确保生产效果,加强深层剥离工作面的管理,主管单位亲临现场督导,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盯上、靠上,机电等部门合理配置和使用采剥设备,强化现场组织,提高作业效率,为煤炭高效开采打下了基础。
加强产品管理,提高煤炭质量,以“质”的提升,弥补“量”的不足。这个矿加快提质增效项目建设进度,正在塔河物流园区和古莲矿区建设120万吨水洗煤厂和原煤热风烘干厂,水洗煤厂可将劣质煤进行水洗除尘,原煤热风烘干设备可对含水量在17~18%的原煤进行烘干,以上项目建成使用后,销售煤炭的发热值都在5000大卡以上,煤炭售价可大幅度的提高,不仅将劣质资源吃干榨净,企业还实现了从向数量要效益到向质量要效益的转变。同时,该矿采取“加大选煤力度、劣煤少出,好煤精出”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,从生产源头抓煤质,煤质管理人员明确责任,重点区面专人负责,每天不离生产场地,现场跟班,全程监督,做到一区、一面、一措施。在煤质检验上,实行动态管理,完善规章制度,坚持工作面定期采样化验,根据采样化验和检查结果及时作出调整煤质管理思路,确保不合格产品不出矿。
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,提高经济运行质量。这个矿把减少相关成本、提高效益、增加利润作为绩效管理的重点。加大日常绩效检查力度,建立了季度经济绩效分析、半年绩效自评制度,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,及时掌握绩效指标完成进度,统筹绩效目标实现的序时进度;加强沟通交流,做好调控,对排名靠后的单位和部门实行问责;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现金管理,取消差旅费预借制度,严格采购预算管理,加强对应收账款、应该支付的账款的管理,加快现金的回流;全力压缩办公费、招待费、会议费、差旅费及非生产性建设支出;还全员开展修旧利废,节约挖潜活动,加强对油脂材料的管理,生产单位核算单车小时的耗油数量,确定给付油标准,仅换装站与去年同期相比,就减少油脂费用支出8万元。他们还将320推土机的链条进行了技术改造,将磨平的链条用钢筋做加固,延长链条常规使用的寿命2年,节约费用10万元左右。
加强煤炭资源保护,提升企业管理质量。采取一定的措施坚决制止偷盗原煤行为,本着“宁可处理一批,也不姑息一人”的原则,加强领导干部和重点岗位人员队伍建设,对利用工作便利参与盗煤人员给予下岗处理,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;这个矿还加强信息化建设,把视频监控系统应用于安全生产作业、调配运输管理、煤炭稽查、森林防火和责任区管护等,能直观、准确、及时地掌握各种信息。其中的调运管理系统,对煤炭调运实施全程监督,保障了生产作业区设施及重要区域的安全,有效地保护了煤炭资源。这个矿还使用先进的开采作业方式,做到采剥合理,最大限度地减少林地占用和水土流失。同时,通过完善制度,落实责任,强化管理,增加回收等,鼓励各单位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,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。